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酒筵上答张居士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译文:
但要减少世俗之情,并无碍于外表相像。
虽然身处酒肆之上,但心中仍然专注于佛道修行。
音乐声音并非真实,花饰色彩只是虚幻。
几个人能理解这个道理,只有净名的翁。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回答张居士关于佛教修行的问题。诗人告诉张居士,我们在世俗生活中可以享受外在的快乐,但是内心要减少对世俗的执着,保持对佛道的专注。虽然我们身处纷繁喧嚣的酒肆之上,但是心灵仍然属于修行的道场。诗人用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的表达方式,告诉我们这些外在的享受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达到真实的境界。最后,诗人认为只有像净名翁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文化中的"世俗即是修行"的思想。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外在的酒肆和内在的修行进行对比,强调了修行者要在繁杂的世俗中保持对佛道的专注。诗中的音乐和花饰都象征着外在的享受,而诗人则通过"非实"和"是空"这样的形容词,表达了这些享受只是虚幻。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净名翁,传递了对修行者的赞赏和敬仰之情。整首诗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诗词作品。
jiǔ yán shǎng dá zhāng jū shì
酒筵上答张居士
dàn yào qián chén jiǎn, wú fáng wài xiāng tóng.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suī guò jiǔ sì shàng, bù lí dào chǎng zhōng.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xián guǎn shēng fēi shí, huā diàn sè shì kōng.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hé rén zhī cǐ yì, wéi yǒu jìng míng wēng.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