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古诗词

云 唐代 杜牧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作者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云》的译文

《云》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诗词中文译文:

东西那有阻碍,出处何曾虚伪。
早晨进入广阔的洞庭湖,傍晚回归深邃的巫山峡谷。
渡过江河,随着鸟影飞翔,靠近树丛,隔着猿猴的吟唱声。
不要隐藏在高耸的唐山之中,干枯的庄稼期待着雨露滋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诗人以云为主题,展示了云的自由飘逸和无拘无束的特性,同时也融入了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云的自由自在,没有任何阻碍和虚伪。诗人通过云来表达自己追求自由和真实的心境,暗示人们应当追求真实和宽广的心灵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早晨进入洞庭湖和傍晚回归巫山峡谷的情景。洞庭湖和巫山峡谷都是自然景观,诗人通过云的形象与之相对应,展现了云的游离和流动的特点。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云随鸟影飞渡江河,云拥树丛,隔猿吟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云的自由和无拘无束。这里的鸟影和猿吟都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声音和活力,与云的自由飘逸相互呼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高唐是指唐朝的高官显贵,诗人劝告人们不要隐藏在权势之中,而是要像云一样自由自在。枯苗待作霖暗示着干旱的庄稼渴望雨水滋润,借以比喻人们渴望真理和真实的精神滋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云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真实和精神滋养的向往,并融入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云作为自然界中飘逸自由的存在,与人们的内心追求相呼应,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和真实的人生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云》的拼音

yún

dōng xī nà yǒu ài, chū chù qǐ xū xīn.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
xiǎo rù dòng tíng kuò, mù guī wū xiá shēn.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
dù jiāng suí niǎo yǐng, yōng shù gé yuán yín.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mò yǐn gāo táng qù, kū miáo dài zuò lín.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古诗词专题为您介绍云古诗,云杜牧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推荐了唐代古诗词
古诗词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