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题为《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秀才离别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诗中第一句“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描述了官秀才从乡下归来,身上被尘土覆盖,孤独无助的样子。诗人询问官秀才,风尘之苦究竟如何承受,一天到晚孤独地想念乡情。
接下来的两句“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进一步描述了官秀才的境况。官秀才既没有亲人陪伴,又没有官府的赡养,生活在外面贫穷困苦,多有辛酸之处。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这两句描写了官秀才的处境更加艰难。官秀才因为生活的不易和思乡之情,使他眼眶泛红,白发轻盈,仿佛度过了一场春天的梦境。他的人生就像是渡过了黄河一样困难。
最后一句“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则表达了诗人对官秀才的思念和期盼。关城近在咫尺,但官秀才却始终未能经过关城回到家乡。诗人在询问官秀才,何时才能回来看一看亲人,回到熟悉的家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官秀才身世艰难的同情和思念。诗意深沉,表达出了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以及对逆境生活的苦闷之情。这首诗写实自然,感情真挚,让人读后产生对离乡背井的人们的深思。
wén xiāng sòng shàng guān xiù cái guī guān xī bié yè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fēng chén nài rǔ hé, zhōng rì dú bō bō.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qīn lǎo wú guān yǎng, jiā pín zài wài duō.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zuì yǎn qīng bái fà, chūn mèng dù huáng hé.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xiāng qù guān chéng jìn, hé shí gèng kěn guò.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