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
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
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
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
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鲍都官钱塘通判》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
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
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
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
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鲍都官钱塘通判的场景。诗人以文鳐(一种鱼)游弋于西海,夜晚飞翔至吴洲。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红色的鳖在深渊中悄然潜游,无法被人寻觅。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世事的变幻无常,人生的起伏不定。他认为君子应该超越局限,不被境遇所困,而是要勇往直前。最后,诗人以水边的赋诗相送,表达了对鲍都官的祝福,没有离别的忧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文鳐、明月和渊潜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文鳐游弋于西海,象征着人生中的起伏和往来。夜晚的明月和深渊中的红鳖,分别代表着光明和深沉的一面,暗示了人生中的喜悦和困惑。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中的“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的认识。他认为人生充满了变化,无法预测和计算,因此不能过于执着于沉浮的起伏。他呼吁君子应该超越境遇,不被困难所阻挠,勇往直前。
最后两句“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表达了诗人对鲍都官的送别之情。他以水边的赋诗相送,表达了对鲍都官的祝福,并且表示送别时没有过多的忧伤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和对君子风范的赞美。同时,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sòng bào dōu guān qián táng tōng pàn
送鲍都官钱塘通判
wén yáo yóu xī hǎi, xī fēi xiàng wú zhōu.
文鳐游西海,夕飞向吴洲。
zhū biē shēng míng yuè, yuān qián wèi kě qiú.
朱鳖生明月,渊潜未可求。
yóu lái yǒu biàn huà, hé néng jì chén fú.
由来有变化,何能计沉浮。
jūn zǐ dǎo chū chù, shuí néng děng yú zōu.
君子蹈出处,谁能等隅陬。
lín shuǐ fù èr zhě, xiāng sòng wú lí yōu.
临水赋二者,相送无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