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云作顶峭无邻,衣月为衿静称身。
木落冈峦因自献,水归洲渚得横陈。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词:《清凉寺白云庵》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庵云作顶峭无邻,
衣月为衿静称身。
木落冈峦因自献,
水归洲渚得横陈。
中文译文:
白云庵的庵云如同屹立在山峰巅峭处,周围没有其他庵堂。
月光借衣成为衿,静静地覆盖在身上。
山上的树木凋零,山峦因此自愿奉献。
水流归于洲渚,自然地横陈于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清凉寺的庵堂,以自然景观和宁静之美为主题。诗中使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凉寺白云庵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庵堂的庵云如同屹立在绝顶险峭之处,形容其独特而壮观。庵云象征着庵堂的存在和独特之美。
接着,诗中描述了月光借衣成为衿,静静地覆盖在身上。这里的"衣月为衿"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月光比喻为衣服,强调了庵堂的宁静和祥和。
然后,诗人写道山上的树木凋零,山峦因此自愿奉献。这里表达了自然界万物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自然变化的规律,也暗示了庵堂主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最后,水流归于洲渚,自然地横陈于此。这里描绘了水流归于平静的水域,形成一种横陈的景观。这种景象与庵堂的宁静相呼应,使整个诗意更加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庵堂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qīng liáng sì bái yún ān
清凉寺白云庵
ān yún zuò dǐng qiào wú lín, yī yuè wèi jīn jìng chèn shēn.
庵云作顶峭无邻,衣月为衿静称身。
mù luò gāng luán yīn zì xiàn, shuǐ guī zhōu zhǔ dé héng chén.
木落冈峦因自献,水归洲渚得横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