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古诗词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 宋代 苏轼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宁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的译文

《送蜀僧去尘》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读《易》费膏火,
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
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宁嫌瘦,
复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
故乡春蕨已阑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一位蜀地僧人的送别之情。苏轼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苦读《易经》十年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以及长时间吟咏诗歌所带来的痛苦与忧伤。他感叹自己无法理解画画的技巧,无法追求世俗的名利,只能用自己擅长的芹芷(指诗歌)来向僧人献上。作者希望能有一个善良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境,而且即便是身形瘦小也不会嫌弃他。最后,苏轼告诉僧人,他将依靠拄杖挂起的经书,倍加努力地走好自己的道路,而他的故乡的春天已经过去。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的"十年读《易》费膏火"表达了苏轼对学问的执着和不懈努力。"尽日吟诗愁肺肝"则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辛苦。苏轼在诗中自嘲自己对于世俗的追求和技艺的欠缺,但他仍然用自己的诗歌向僧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希望有一个善良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而不会因为他的外表或身材而嫌弃他。最后,他告诉僧人,他将依靠经书和自己的信念,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艺术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真挚友谊和理解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的拼音

sòng shǔ sēng qù chén? cǐ shī wèi sū xún zuò?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

shí nián dú yì fèi gāo huǒ, jǐn rì yín shī chóu fèi gān.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bù jiě dān qīng zhuī shì hǎo, yù jiāng qín zhǐ jiàn jūn pán.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shuí wéi shàn xiāng níng xián shòu, fù yǒu zhī yīn kě fèi dàn.
谁为善相宁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
zhǔ zhàng guà jīng xū bèi dào, gù xiāng chūn jué yǐ lán gān.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古诗词专题为您介绍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古诗,送蜀僧去尘?此诗为苏洵作?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推荐了宋代古诗词
古诗词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