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翻译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注释
①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②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③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④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⑤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⑥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⑦昌歜(chāngchù):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⑧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⑨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⑩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翻译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注释
①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②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③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④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⑤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⑥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⑦昌歜(chāngchù):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⑧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⑨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⑩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nán gē zǐ yóu shǎng
南歌子·游赏
shān yǔ gē méi liǎn, bō tóng zuì yǎn liú.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yóu rén dōu shàng shí sān lóu.
游人都上十三楼。
bù xiàn zhú xī gē chuī gǔ yáng zhōu.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gū shǔ lián chāng chù, qióng yí dào yù zhōu.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shuí jiā shuǐ diào chàng gē tóu.
谁家水调唱歌头。
shēng rào bì shān fēi qù wǎn yún liú.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